看点 7月4日、5日,上海拓展了今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报名志愿录取工作。激动人心的摇号终于来了,16区的结果也在众人的期待中正式亮相。摇号结果叫人欢喜叫人愁,不论结果怎么样,摇号是教育海量选择之一,在家庭教育越发要紧的今天,家庭也可以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7月4日-5日,上海拓展了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报名志愿录取工作。昨晚,沪上16区已经公布摇号录取结果(摇号:当报名民办学校的人数超越计划招生数,实行电脑派位,随机录取)。
电脑随机录取结果将以短信方法第一时间告知父母,父母也可访问各区指定网站、登录“一网通办”义务教育入学专栏或者“上海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网站”查看。
16区的摇号安排如下:
7月4日,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崇明区组织电脑随机录取。
7月5日,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奉贤区组织电脑随机录取。
记者对各区摇号录取结果做了统计,需要的父母可参见下表(信息以各区教育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
采取超额摇号的学校占比三分之二,可见今年的民办摇号热度未减,除此之外,父母和学生想进心仪学校的愿望比较强烈,也想为了我们的追求有所冒险;采取全部录取的学校占比近三分之一,说明部分父母对于学校选择采取较为稳妥的方法。
今年民办招生新增“政府购买学位”,这一举措是三方利好:
对于父母而言,以更低的价格,享受优质民办的服务;对学校来讲,用公用经费补助,生源和收费都可以保障;
对政府来讲,是民办在校人数缩减到5%以下的要紧调控方法,而且发挥了民办学校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又体现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解决父母选择多元化教育的需要。
不过其次,高性价比的民办每人都想去,今年这批“购买学位”的民办,摇号角逐也很大,大家来看看“政府购买学位”民办的摇号状况——
在以上列表93所“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校中,
有74所学校只采取了超额摇号的方法,占比79.6%;有13所学校只采取了全部录取的方法,占比14%;
有6所学校采取走读和住宿一个全部录取,一个超额摇号的方法,占比最少,为6.4%。
“政府购买学位”本身并非鼓励大伙就读民办学校,但这类学校在今年依然很受青睐,可以看出学校的教学水平仍然对父母有巨大的吸引力,宁可冒着摇不上号的风险也要来一试。
在上海各区“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校,浦东、闵行是总数最多的2个区,均高达十余所;第二是杨浦,有十所学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静安区的4所民办小学全部由政府购买了学位,而且这4所都是只对本区招生。
在全部16个区里,
徐汇区、长宁区不论是走读,还是住宿,均是超额摇号方法;虹口区、金山区、青浦区、静安区、杨浦区只有个别走读或住宿采取了全部录取方法,而其他均是超额摇号;
比较特别的是闵行区、浦东新区,二者两种录取方法参半。
整体来看,徐汇区、长宁区的摇号重压还是比较大的,要上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可能真的需要一些运势。闵行区和浦东新区的重压相对来讲比较小,但这两个区内报名了需要摇号的学校的父母恐怕心里还是要受一番纠结的。
每年的摇号都会引起大伙的热切关注,不止是由于学生通过摇号的方法获得名额,关系到将来孩子将何去何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摇号入学使得不再通过给孩子们做简历、投递简历、参加考试等方法争得入学名额,学生也不会由于家庭没“学区房”的条件而与好学校失之交臂;对于学校来讲,普通学校也能有角逐名校的机会,从而慢慢缩小每个学校的生源水平差距,均衡教育资源,用另一种方法促进教育的相对公平。
而到底是要为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大胆放下一试,尝受一番心里纠结,还是把目光放到别处,尝试别的选择,一直是体验了之后才有一番真实、深刻的感悟。对于每一个报志愿的家庭来讲,结果和将来是未知,具体状况仍然是件叫人纠结的事。
有些父母选择冲击一下“梦校”,又碰上摇号,这两天过得可谓是惴惴不安;
有些父母选择报名对口公办学校,或者是没参加摇号的,心情可能就会轻松很多。
也有些父母以为即使没摇中,也不至于会难过。但没摇上后身体还是做出了真实的反应,仿佛彻底麻木了,又像让人活埋进了一个土坑里,整个人都喘不过气来。失望、痛苦、后悔、无助,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块。
其实假如没录上,失落是难免的,但“必须要入读某一所学校”并非教育的唯一解。
记者也问到一位直接为孩子报名对口公办学校并且没历程摇号的母亲,作为一位避开了摇号锋芒的母亲,她是如此为孩子计划的:买了学区房,并租了学校附近的房屋,便捷上学;离家近,时间也更宽裕,父母可以亲历亲为做好孩子的教育,将我们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可见,即使不参加摇号,教育也仍然有很多可能性,在家庭教育越发要紧的今天,家庭也可以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